4月11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第一届青年会计学者论坛第二分会场于综合楼802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会计学界青年博士们展示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同青年学者开展深度座谈,并提出指导意见。
能而不为
增长目标设定与企业创新
首先,来自暨南大学的汪顺博士针对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宏观问题,利用2003年到2017年的区域增长目标数据以及部分上市公司的数据,深入考察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他通过研究发现,增长目标可能会通过信贷工具与补贴工具等具体的政策工具影响企业的创新,而其管理时自有代价;但政府设定增长目标时,常常会存在纵向“层层加码”、横向“类一刀切”、与“半强制性”式的设定规则。只有摒弃这些规则,同时持续推进增长目标设定背后的官员绩效考核机制改革,才能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曾提出的“能而不为”的发展理念,从而推动社会经济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关联、目标融合与企业用工稳定性
——来自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经验证据
重庆大学严由亮博士也立足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从高速发展转变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发展换挡的关键期、劳资矛盾高发期的社会现象,提出了政治关联、劳动密集型等多种因素对企业用工稳定性的作用假设。同时,他的演讲也从制度合法性的视角揭示了政治关联对提高企业用工稳定性与推进地区就业的积极作用,加深了对新兴市场中政企关系的理解,为政府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稳岗就业”提供了新的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Top Management Team Co-option
and Earnings 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
第二时段的演讲由中国人民大学韩亚东博士针对我国企业内部高管团队合作选择与盈余质量的论题展开。在演讲中,他阐述了对高管团队期权与收益质量的对比假设。其一,高管团队的合作关系越强,则更有可能发生公司欺诈行为、盈余操纵等不当现象,从而降低企业的盈余质量。其二,他也认为从其他角度来看,在高管内部所建立的提拔任命的关系越强,也能通过财报信息、盈余预测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Company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朱平博士的研究特别关注了地方政府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并实地考察了相关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地方政府的决策。同时,地方对经济发展政策的优先次序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政治地理联系共同影响着地方政府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监督。此外,他也提出经济发展的地方优先级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比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水平更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各位学者在本次学术论坛中的分享,让同学们对于如何继续学术上的研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各位青年学者的论文报告与分享,展现了其基础之扎实,思想之上进。相信在众多会计学者的带领下,会有更多学子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促进中国会计领域的学术交流,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排版 | 曾丽媛
审核 | 熊诗倩
责编 | 曾爱民
出品:会计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如有知识产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本号
本号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