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 返回

立足岗位做贡献,服务育人创先锋——财会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两学一做”风采展示

发布时间:2017-11-09 12:00:00

立足岗位做贡献,服务育人创先锋

——财会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两学一做”风采展示

财会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由学院办公室行政人员和学办辅导员组成。近年来,在支部建设中不断深化服务育人的理念,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围绕着“立足岗位做奉献,服务育人创先锋”的主题,支部成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学习,进一步明确将育人融入到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凝聚了发挥支部党员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一共识,努力将服务育人融入到“两学一做的常态化制度化中,筑造“三个一”服务育人工程,践行“一岗一示范、一师一楷模、一党员一面旗”。

支部立足于党员构成的特点,要求每个党员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潜力,在兼顾支部党员自身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注重开拓外部资源,协同育人。聚焦于重点学生的志愿帮扶,用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切实发挥党员示范作用,解决学生最关切的问题,践行服务育人。

一、内练素质,平凡岗位练“绝活”

支部成员坚持政治学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榜样模范作用。特别注重提升业务能力、发挥专业特长,以法学、政治学、数学、外语等专业知识积淀为学生解决了诸多思想上、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效果良好,深受好评。支部每个党员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练就“绝活”,为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默默奉献。

支部党员在每月周二下午的党员固定活动日期间,走入学生公寓社区,结合管理岗位职责和自身优势提供咨询服务,为学生精准答疑解惑,办理各项事务,寝室公寓规划了ACCA交流学习区、考研专区、谈心谈话区、社团活动区和休闲运动区等五大功能区域,为支部党员开展德育工作开辟了第二阵地;支部在2015年组织推出“开学第一课”,由院长、书记系统地向全体新生和家长介绍学院的育人理念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已持续开展三年,内容形式也不断优化,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院团委书记郭海洋等利用自身在羽毛球等体育运动中的特长和热情,带动学院一大批学生投入运动锻炼,学生体质佳、运动氛围好;学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没有系统,教学秘书胡凌燕和辅导员郝洁认真专研,制作了留学生学籍管理、日常管理的中英文版表格,这些表格被教务处推广为全校通用的表格;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的辅导员王伟波利用自身学科专长和辅导员岗位特点,固定每周周二、周四晚上在办公室无偿为学生辅导微积分等数学课程,默默坚持了近10年,成为学工线上的一张名片;学院驻楼辅导员陆栋健坚持驻扎学生寝室,延展谈心谈话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寝室夜谈,为学生排忧解难、规划学业、交流学术,广受好评。

二、外拓资源,扩展育人新格局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支部成员开拓创新,通过各类途径,积极搭建育人平台,开拓资源,发挥校友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全面拓展全员育人的格局。在支部党员的不断努力下,校友、家长和其他校外资源在奖励资助、指导学生、推荐就业、提供学生成长平台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助推学生成长成才的一股重要力量。

支部精心打造“领航财会颁奖典礼”和财务总监进校园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每年均邀请多位知名校友返校,开展专题讲座,担任实务导师,成为校友参与育人工作的重要平台,成效显著;学院颁发的“会8103班”奖学金,“会专911班”创新创业奖学金等校友奖学金总额达92万元,另外还聘请50多位校友担任学生学业导师,最大限度地挖掘全员育人的社会维度;支部邀请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名校教授前来介绍宣讲,就招生情况、培养特色以及就业去向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浓郁了学院的考研氛围,明确和坚定考研同学的目标;支部辅导员建立的学生家长群,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学院各项工作得到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其中,通过及时沟通信息,有效防范电信诈骗等安全稳定事件多起;支部党员对接联系的校外实践实习,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课堂外的平台,在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培育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长期合作的丽水市三胞树人小学和衢州市红军小学支教活动已延续十多年,积淀深厚。指导学生党员开展“党员义工”活动,也已具备品牌效应,其中《承载梦想、勇于担当,争做党员义工》团队获评2016年浙江省先进团队。

三、志愿帮扶,爱心助学无止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要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支部党员教师对标“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认真践行“服务育人”的理念,“关心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支部党员结合支部品牌创建活动,不断深化与学院困难学生的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制定帮扶计划,坚持点面结合,对于重点关注对象,予以重点帮扶,助力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支部成员结合岗位工作,以教工党员“三联系”为纽带,构建“小先生制”基础上的学长学姐帮扶体系,制定“党员帮扶计划”,开展一对一帮扶,精准对接帮扶对象。如联系学院学生所在的宿舍楼开展寝室文明创建活动,对存在心理或学业等困难的各类重点关注学生提供精准化帮扶;面向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抓住任何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予以全天候帮扶;增强敏感性,对困难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无微不至的全方位帮扶,解决了学生在成长中的诸多问题,大到考研学习,细到购票回家,成效显著。

例如,张玉霞老师对接帮扶的汪峰同学,在其办公室参加勤工助学三年,在学业上不断受到鼓舞和引导,最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同济大学研究生。而他作为党员小先生,还将正能量传递给对接寝室,寝室四位同学最后2人考入同济大学,2人分别考入厦门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又如,春运去新疆的火车票非常紧张,闫涛老师动员周边师生一起帮助新疆生源学生抢票,因维族学生姓名中圆点的问题,无法顺利添加到常用联系人中,他又致电12306反复联系确保通过验证;再如,丁加晋同学因为肌肉萎缩,行动需要轮椅,周玲老师每学期尽全力协调将其课程安排在一楼,期末考试无法协调时,就单独为他监考。另外,学办老师也在不断总结探索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新途径,学办主任刘望秀撰写的发展性资助案例《别让资助金换走了学生的幸福感》获浙江省二等奖。

正由于每位党员业务上的精益求精、态度上的服务第一、作风上的勤恳踏实,在全体院办、学办党员的辛勤奉献下,支部服务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支部党员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一人,浙江省优秀教师及优秀辅导员1名,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校优秀共产党员1名,校就业先进个人4名等等。学院在近三年学生工作考核中,获两次全校第一,一次全校第二,学院综合管理工作也分别取得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学院学风浓郁,ACCA学生F阶段通过率达到98%,超过全球平均通过率的两倍,在短短四年内已经累计获得2项全球单科第一、11项中国大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研究生考取率屡创新高,201520162017年分别达到25.28%31.66%33.24%,均为省属高校财会类第一。学院每年均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展望未来,支部党员将继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整合资源、拓宽育人格局,进一步提升服务育人的内涵,扩大支部品牌的影响力,服务学院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