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任洋虬,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攻读博士期间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曾获评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他长期聚焦“宏观经济政策如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方向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致力于揭示政策与弱势企业策略性应对行为的深层逻辑。
01 个人荣誉

个人成果:
2025年在南开管理评论发表《母国境外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国际化——基于2017年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制度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2024年在管理评论发表《人才激励、企业创新绩效与创新结构扭曲——基于城市人才引进的准自然实验》
2021年在海南大学学报发表《多个大股东与独立董事超额聘任》

02 访谈

1、科研生涯中研究方向是关键,您是如何确定自己研究方向的?
在刚进入博士阶段时,我曾困惑于如何选择既有学术价值又能对社会产生实际贡献的研究方向。我的导师胡国柳教授多次与我深入交流,引导我关注复杂商业环境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提出“探索小人物小企业的生存之道”这一核心命题。在胡老师的启发下,我最终将研究聚焦于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引发弱势企业的策略性应对行为。
在我确定研究方向的过程中,胡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帮助与指导:首先是理论框架的构建,他帮助我梳理了政策传导机制与企业行为反应的理论基础;其次是研究方法的选择,指导我采用多维度实证分析;最后是实践结合,通过师门每周的研讨会,我们持续跟踪资本市场热点案例,确保研究既立足学术前沿又紧扣现实需求。
2、您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在论文发表过程中您遇到过什么挑战?是如何克服的?有哪些心得体会?
每一份科研成果的产出都要历经磨难,我们对自己的文章要有信心,同时也要广泛听取他人建议精益求精。
在论文发表的过程中,我也多次经历过拒稿的挫折与迷茫。在第一次投稿时,我满怀期待地递交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却在数周后收到了编辑的拒稿信,甚至没有修改意见。当时的我感到很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研究是否有价值。但冷静下来后,我再次投出论文,终于在拒稿信中得到了审稿意见。这也让我有了改进的方向,逐一分析问题所在,发现其中大部分建议都具有启发性,甚至看到了我未曾注意的研究盲点。
从那之后,我逐渐明白,拒稿并非科研道路的终点,而是磨砺学术能力的重要过程。我意识到,拒稿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别人的意见,停滞不前。虚心接受审稿人的建议不仅让我的研究更加完善,也帮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了学科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我的论文质量显著提升,最终在高水平期刊上成功发表。
正是那些“拒稿信”与“修改意见”让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的科研工作者。每一次失败都蕴含着成功的种子,只要坚持不懈并虚心求教,科研之路终会迎来属于我们自己的收获。
3、在科研生涯中,您是如何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的?有哪些感悟?
一个人就像在迷雾里独自摸索的行者,脚步再快,也容易迷失方向、陷入困境,而集体的智慧汇聚在一起就会成为迷雾中的指南针,更准确的找到通往成功入口的路。
我非常热衷于参加学院定期举办的钱江会计名家讲坛、钱江会计前沿论坛和钱江实务专家课堂,在现场聆听国内外顶尖学术大咖传授实务与研究等方面的经验。而师门内部研讨会中师兄师姐们的慷慨分享,同样使我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想法。科研的过程必定不是平坦顺遂的,面对棘手的课题项目和论文,我也会有失意怅惘、自我怀疑的时候,是导师、各位任课老师以及同门们的倾心帮助,让我能够在挫折中不断调整状态,坚定心中理想,砥砺前行。
在会计学院这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大家庭中,大家的陪伴让我心中倍感温暖充实,与大家在日常中的交流以及相互鼓励,皆是我科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高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至关重要。您可以分享一下您个人总结出的、最有效的一套学习方法或工作流程吗?
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可以把任务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
(1)设定目标:明确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目标,比如论文发表、证书或课程考试。
(2)分解任务: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小任务,比如每天写500字、完成一章或一节的知识学习,这样不会感到任务过于庞大。
(3)优先级排序:利用四象限法则,先处理紧急且重要的任务。
(4)学会拒绝拖延:制定明确的截止日期,给自己设置适当的压力。
(5)问题导向学习:在写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后,通过查阅资料、与导师或同学讨论,找到解决方法。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
(6)接受失败: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学会调整心态,视失败为进步的台阶。
在学术研究上,创新性是论文的灵魂,因此要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可以从热点问题和自己的兴趣两方面寻找。不仅要阅读领域内的最新文献,了解核心期刊的热门话题和研究趋势,选择一个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的课题,还要考虑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数据可及性,避免想法很好但没办法证明的困境。
5、从完成论文到成功发表往往充满挑战,您在处理论文投稿和回应审稿意见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我的心得是:要积极对待审稿意见,将其视为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帮助,而非简单的评判。 无论结果是接受、修改还是拒稿,都要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在返修过程中,一份清晰的修改说明至关重要。我会逐条回复审稿人的问题或疑虑,并明确指出在论文的哪一页、哪一段进行了怎样的修改。这种清晰、诚恳的沟通方式,能向审稿人展示你的严谨态度,极大提高返修的成功率。
03 个人寄语

“勇于求助导师,借鉴他人智慧,坚定研究信念。”研究生学习期间是一个人最具学术专注力和产出能力的阶段,一定要多读顶刊,扎根实践,发掘有趣且对社会有贡献的研究话题,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不负老师、学校和国家的培养。
来源:会计研会
审核:徐航烁
负责:吴少波


版权所有 ©2021 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All Right Reserver. 技术支持:苏迪科技 浙ICP备05073962号丨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86)571-28008111 Email:ckxy@mail.zjgsu.edu.cn
关注学院微信 |